熱帶島讀:攝影書超展開
Tropical Reading : Unfolding Photobook

這是一個關於攝影書的展覽,但不是攝影書展。

什麼是一本攝影書?目前較廣泛引用的說法是源自荷蘭攝影評論家 Ralph Prins,在 1969 年的訪談時對此概念的解釋:「攝影書是一個自主的藝術形式,可與雕塑、戲劇或電影相比擬。這些照片失去了它們『物自身』(things in themselves)的攝影特性;它們被轉譯成印刷油墨,成為稱之為書的戲劇性事件的一部分。」

在田調訪談期間,我們發現許多創作者開始自出版的原因是展覽機會的缺乏,於是他們投入出版和製書,將滿滿的創作能量注入書裡,書遂成為紙上的展示空間。攝影書既是一個獨立存在的物件,也是一個集合;影像存在於頁與頁之上,序列性地架構出一個時間與空間的連續體,以其獨特的方式在當下開展。透過攝影書的「展開」(unfold),解構攝影書的組成,一本攝影書可以是「書」與「展覽空間」的交會點,展覽空間亦可被視為書空間的延伸;書有時作為展覽的註腳,有時與展覽對話,兩者互為辯證,互為雙生。

入口玻璃櫥窗為 Miti Ruangkritya 的作品,影像來自《便利的夕陽,便利的打劫》(Convenient Sunset | Convenient Holdup)系列,作品裡呈現的都市景觀,隱含藝術家對權利分配的洞察,人們看見的不同風景,象徵掌握的權力多寡。《台北房地產廣告摘錄》(Excerpt taken from Taipei Real Estate Advertising)擷取台灣房地產公司廣告標語,再現人們對於「家」的潛在想望。櫥窗上的廣告標語將隨著展期做四次更替。

《摧毀即是建造》(To Destroy Is To Build)取材自 Instagram 上流傳的大樓倒塌影片,Czar Kristoff 以截圖存取的動作,讓崩解的狀態與時間被延續。藝術家將影像重組,以藍圖形式印刷,共製成一萬張的印刷品,並將它們堆疊成一個以紙建造的紀念碑,讓崩解的影像以另一種方式重生。

《書籤》(Bookmark)由藝術書店 BOOKSHOP LIBRARY 與朋丁書店一同合作,靈感來自於與讀者們在實體空間真實發生的交流,以及透過書本所產生的對話。這些對話錄變成一個個的書籤,在每本書與書之間流轉,串連起每個遠道而來的人,並透過「出版」的行為讓私密的對話留存,更延展至網路空間。

印尼藝術家組合 SOKONG! Publish 擅長跨社群合作,定期公開徵集攝影作品,出版線上刊物。此次展出藝術家的書《瑪莎沙龍》(Martha Salon),邀請印尼藝術家 Ika Vantiani 擔任客座編輯,以「沙龍」做為主題及概念,她重新拼貼第十期到第十五期的《SOKONG! 數位刊物》共 367 張影像和文本,揉和她收集的舊照片,讓兩種不同時空的影像形成對話,製成《SOKONG! 輯二》(SOKONG! Vol. 02)。另一件作品《一切開始的地方》(Where It All Began)與《瑪莎沙龍》互為對偶,它既是一本另類的作品圖錄,亦是一部作品的編年史。SOKONG 亦首次嘗試結合出版與 AR 技術,觀者可以透過手機,在閱讀《一切開始的地方》時,同步瀏覽《SOKONG! 數位刊物》第十期到第十五期。

《返鄉之路》(Coming Home)為印尼攝影師 Tandia Bambang Permadi 首本攝影書,他數次重返曾居住的不同地區,闖入其中未上鎖的家戶,打閃光燈拍攝鄰人,曝光攝影師與被攝影者的進退往來;以攝影為用,在「回家」與「記憶」之間遊蕩。此件作品自外於印尼主流的報導與紀實框架,挑釁的拍攝方式也進逼新聞攝影的道德紅線。書本私密的特性,乘載著私人的影像,而在本次展覽中,私人的影像被放大數倍,在頂樓公共的空間展示,翻轉作品之於攝影書跟展覽空間的關係,將私密的發生,從私領域(內)一路鋪張至公共空間(外)。

我們試圖以「如何觀看攝影書」作為展覽的核心,帶領觀者展開攝影書,更近一步地——展開離我們似近似遠的東南亞。

〖策展團隊〗

傻瓜書日 Fotobook DUMMIES Day 由劉兆慈與林君燁成立於 2018 年 5 月,是一個以影像自出版刊物為主體的傻瓜書(dummies)計劃,收錄海內外各種最稀奇古怪的影像書,並策劃同名市集、展覽與系列講座,將傻瓜書分享給島內外讀者。

行政統籌|呂亞璇
視覺設計|傅文豪
標準字設計|陳冠穎
AR 技術合作單位|Glazer by Framedata
主辦單位|朋丁 Pon Ding、傻瓜書日 Fotobook DUMMIES Day
贊助單位|國藝會logo